《丁簿到芜湖书不对》
几日到于湖,交情未合疎。 相望百里地,不寄一行书。 待此宽相忆,何人念索居。 朔风吹雁断,徙倚正愁予。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和孤寂情绪的诗。诗人通过几天前与友人相见于湖上的回忆,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感受。
首联“几日到于湖,交情未合疎”写诗人与友人相见于湖上,几天过去了,但彼此间的交情并没有因此而疏远。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
颔联“相望百里地,不寄一行书”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相距百里,但友人并没有寄来一封信。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
颈联“待此宽相忆,何人念索居”写诗人等待友人宽慰自己的思念之情,但又有谁能够理解自己的孤独寂寞呢?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
尾联“朔风吹雁断,徙倚正愁予”写北风呼啸,雁阵被吹断,诗人徘徊徘徊,正感到愁苦。这一联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寂和愁苦情绪。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情和孤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
创作背景
《丁簿到芜湖书不对》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确定一个明确的背景。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诗的内容和宋代的历史环境来推测可能的背景。
首先,从诗的题目《丁簿到芜湖书不对》可以看出,这首诗涉及到一个人物“丁簿”和一个地方“芜湖”。丁簿可能是一个官员或文人,而芜湖在宋代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诗的内容可能涉及到丁簿到达芜湖后发生的事情。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宋代的历史环境。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但政治动荡的时代。诗人的作品往往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个人的感受。因此,这首诗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象或者陈造个人的某种经历。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无法确定《丁簿到芜湖书不对》的确切创作背景,但从诗的内容和宋代的历史环境可以推测出可能的背景。
相关诗词
-
-
督府由来十六秋,几回祈去几回留。
人称姬旦三朝辅,谁羡鸱夷一舸游。
葛岭春风天地醉,芜湖夜月古今愁。
平生心事青编在,身与皇家共戚休。
-
芜湖还似鉴湖春,我亦归来贺季真。
好赋俱陪招隐士,耦耕长似问津人。
襟怀处处尊前好,花柳番番雨后新。
谁道只凭诗遣兴,却因雕琢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