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题目是“当途见芜湖”,芜湖是长江下游的一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商贾云集,风景秀丽。首句“当途见芜湖”直接点明诗人行进在前往芜湖的路上,用词简洁明了。
芜湖二字之后接“见”,虽是简单的“见”字,却包含了诗人遥望芜湖的情景。诗人站在路上远望芜湖,只见芜湖一片朦胧,烟雨笼罩,仿佛一幅水墨画卷。
“八月十五夜”则是交代时间,此句与前句形成对比,前句描述的是芜湖的朦胧,而此句则是描绘出一幅清晰的画面,仿佛我们眼前就展开了一幅十五的夜景图。
最后一句“一似没柄扇”,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芜湖的夜景比作一把没柄的扇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芜湖夜晚的平静与祥和。这个比喻贴切自然,令人印象深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词语和比喻手法,描绘出了芜湖的夜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叹之情。同时,诗中的意境和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咏月》是唐代诗人李贞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怀。创作背景方面,李贞白可能是在夜晚独自观赏月亮时,被月亮的美丽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和对月亮的描绘结合起来,形成了这首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
玉户照罗帏,珠轩明绮障。
别客长安道,思妇高楼上。
所愿君莫违,清风时可访。
-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