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
金汤弃去七百里,珠玉走尽六十州。 谁生厉阶不可问,桔柏江上风飕飗。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后凄凉景象的诗。首句“金汤弃去七百里”形象地描绘了城池失守,固若金汤的防线被弃置七百里,展现了战争的惨败和防守的无力。次句“珠玉走尽六十州”则进一步描述了战争的恶果,珍贵的财物被掠夺一空,六十州内的繁华富庶化为乌有,突显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
然后诗人发出疑问“谁生厉阶不可问”,表达了对战争起因和责任的追问,但在惨痛的现实面前,这似乎已经无法得到答案。末句“桔柏江上风飕飗”则以景结情,描绘了桔柏江上风吹的萧瑟景象,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后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痛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
创作背景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一组诗,创作背景应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环境有关。考功是古代官制中的职称,负责考核官员的政绩。漕则是运输粮食的官职。夔门是古代长江三峡的入口,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组诗可能是洪咨夔送给一位即将担任夔门漕运考功官职的朋友,诗中表达了对他未来工作的期望和鼓励,也可能包含了对国家政事、历史人文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慨。具体创作背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相关诗词
-
弱羽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
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
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
-
玉帐西来,道前是、绣衣使者。
游览处、秋风鼓吹,自天而下。
湘水得霜清可鉴,巫峰过雨森如画。
有神仙、佳致在胸襟,真潇洒。
荆州宝,元无价。
夔门政,长多暇。
听谈兵樽俎,百川倾泻。
此日寿觞容我劝,他年枢柄还公把。
趁桂花、时节去朝天,香随马。
-
我稽八阵图,规模载方册。
曷来镇西蜀,夔门观叠石。
赋诗有数字,字字究来历。
进涉汉州西,弥矣镇之北。
平原列堆阜,滩石同一式。
细思作者意,孔明有深策。
高岸或为谷,滩石存遗迹。
江海变桑田,平源犹可觅。
故今两处存,千载必一得。
再歌遂成篇,当有智者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