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伯温三首》
庭前木兰花,皦皦扶春阳。 鹤鸣夜漏午,步花独歌商。 低迷露湿衣,浩荡月满梁。 深省渺谁语,中心空自藏。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优雅情调和深深思绪的诗。诗的主角在庭前的木兰花下,感受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木兰花,洁白无瑕(“皦皦”),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给人们温暖和希望(“扶春阳”)。
“鹤鸣夜漏午”一句,通过鹤的鸣叫和夜漏(古代计时器)的声音,描绘了午夜的寂静,同时也衬托出诗人的孤独。诗人在花下独步,唱着悲伤的歌(“步花独歌商”)。
“低迷露湿衣,浩荡月满梁。”这两句描绘了环境的优美和寂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露珠打湿了诗人的衣服,而明月高挂在梁间,显得格外寂寥。
最后两句“深省渺谁语,中心空自藏。”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绪和无人理解的孤独。他深思熟虑,却无人可以倾诉(“渺谁语”)。他的内心充满了情感,却只能自我珍藏(“中心空自藏”)。
整首诗充满了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通过对木兰花、鹤鸣、夜漏、月光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
创作背景
《次韵何伯温三首》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一组诗。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与何伯温的交往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
1. 诗人与何伯温的交往:洪咨夔和何伯温可能是朋友或者同僚,他们之间可能有一些文学或政治上的交流。通过诗歌的唱和,诗人表达了对友谊、时事或生活的看法和情感。
2.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唱和是文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诗人可能通过这组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或文化现象的思考和感慨。
综上所述,《次韵何伯温三首》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与何伯温的交往以及宋朝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背景。
相关诗词
-
仙人韩伯鸾,弄箫吹紫兰。
一吹洞芝长,再吹翠云寒。
红日长不死,何忧芳岁阑。
常乘双鹿车,遨游三素端。
有时念下土,临风动哀叹。
¤
-
浚川泉窦疏,不浚川乃塞。
凿牖漏檐明,弗凿坐深黑。
感此益自愧,空负躯七尺。
近方学心斋,万动一时寂。
面对天阙山,终日如宾客。
默默两无言,岩姿澹将夕。
¤
-
我家潜溪曲,正面溪上山。
揉桂作阖庐,文杏为重关。
新栽二尺松,毳毳杂黄管。
白鹤寄书来,问我何当还。
移之万仞冈,瘦骨撑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