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刘讷画庐陵三老图求诗》

同辞宦路返乡闾,两驌驦中间以驽。
前后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
三人不用邀明月,九老何妨续画图。
从汉二疏唐尹后,相新相近此应无。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以及友情、荣誉与归乡的主题。 首联“同辞宦路返乡闾,两驌驦中间以驽。”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辞去官职,返回故乡的场景。其中,“两驌驦中间以驽”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人生中的不平等与差异。 颔联“前后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进一步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羞愧与自卑,以及人生中的偶然与必然。 颈联“三人不用邀明月,九老何妨续画图。”则通过邀请明月与续画图的比喻,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与持久,以及人生的连续与延续。 尾联“从汉二疏唐尹后,相新相近此应无。”最后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与相似,表现了诗人对人性、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比喻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以及友情、荣誉与归乡的主题。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体现。
创作背景
以下是《刘讷画庐陵三老图求诗》的创作背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宋代的文人画家刘讷创作了《庐陵三老图》,描绘了三位庐陵(今江西吉安)地区的老年文人。这幅画作在当时的文人圈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许多文人墨客纷纷为画作题诗。其中,周必大也为此画作了一首诗,即《刘讷画庐陵三老图求诗》。 周必大的诗歌中,通过对画中三位老者的描绘,表达了对老年人智慧、豁达和坚韧品质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庐陵地区文化底蕴的颂扬。此外,诗歌中还涉及到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示了周必大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素养。 总之,这首诗歌是在文人画家刘讷创作了《庐陵三老图》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周必大对老年人、文化底蕴和历史事件的颂扬。
诗词关键字: 连珠 返乡 画图
相关诗词
  • 1
    [明]
    红叶桥边草舍低,半滩斜照水平溪。
    旧时曾记求诗过,疏雨桐花幽鸟啼。
  • 2
    [宋]
    卷上芳名旧所知,见君还恨识君迟。
    数茎短发沾霜白,一叶扁舟触浪危。
    问遍菊名因作谱,画将兰本要求诗。
    向南邵邑多经过,楚士能狂更有谁。
  • 3
    [宋]
    写此何人云梦胸,色尘真幻等成空。
    看君一轴画图上,在我半生行记中。
    剡水回舟乘夜雪,楚江燃烛听秋风。
    转蓬踪迹徒劳耳,心愧雁山头白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