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招王才臣赏梅花廷秀待制有诗次韵》
山中无历记时节,望月巡檐探花发。 适看如来金粟布,旋观姑射肤凝雪。 春自春兮秋自秋,总把繁枝插满头。 那知上界碧瑶洞,也忆人世逍遥游。 梅花雪片偏宜桂,手执新诗心已醉。 淮阴若肯过舞阳,卢子不羞从若士。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赏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山中无历记时节,望月巡檐探花发。”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作者在山中望月赏花。颔联“适看如来金粟布,旋观姑射肤凝雪。”以金粟布和姑射肤凝雪来形容花朵的美丽,形象生动。颈联“春自春兮秋自秋,总把繁枝插满头。”表达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尾联“那知上界碧瑶洞,也忆人世逍遥游。”则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赞美和思考。
|
创作背景
《中秋招王才臣赏梅花廷秀待制有诗次韵》是宋代的周必大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自然景观的触发:诗中的“中秋”和“梅花”是创作的直接触发点。中秋是观赏月亮的传统佳节,而梅花则在此时盛开,两者都是自然界的美景,可能引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
2. 人际交往的推动:诗题中提到了“招王才臣赏梅花”,说明诗人与朋友一同欣赏梅花,这种人际交往的场景可能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3. 诗人内心的感慨:周必大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这可能与他当时的生活经历、心境以及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有关。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了自然景观的触发、人际交往的推动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
相关诗词
-
帝城春色著寒梅,去恨离怀醉不开。
作别欲将何计免,此行应又隔年回。
入河残日雕西尽,卷雪惊蓬马上来。
有思莫忘清塞学,众传君负佐王才。
-
渭城杨柳已青青,强驻行人听渭城。
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川照眼明。
若立螭头前借箸,且教充国事春耕。
-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