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 由来笔下三千牍,可胜军中十万夫。 已许乞盟朝渭上,不妨持节过幽都。 吾君甚似仁皇帝,宜有韩公赞庙谟。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书将军的形象,他挥毫泼墨,草拟檄文,鸣镝集结单于,展现了强大的军威。诗中通过对比文书将军的笔下功夫和军中勇士的勇猛,突显了文书将军的智慧和谋略。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君主仁德的爱戴,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通过“挥毫草檄”的形象描绘,展现了文书将军的英姿和魄力,同时也暗示了他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和战略眼光。而“鸣镝集单于”则进一步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 颔联“由来笔下三千牍,可胜军中十万夫”,通过对比文书将军的笔下功夫和军中勇士的勇猛,突出了他的智慧和谋略,也暗示了他的文笔之力胜过千军万马。 颈联“已许乞盟朝渭上,不妨持节过幽都”,通过“乞盟朝渭上”和“持节过幽都”两个形象生动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文书将军的胆略和气魄,也展现了他为国家安危奔走的形象。 尾联“吾君甚似仁皇帝,宜有韩公赞庙谟”,表达了对君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文书将军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君主的英明领导和贤臣的辅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对比,展现了文书将军的英姿和魄力,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君主仁德的爱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