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伤感色彩的诗,主要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独自度过春天的孤独与哀伤。诗中人物形象鲜活,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首句“垂涕凭回信”中,“垂涕”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伤心流泪的情景,“凭回信”则表达了主人公正在阅读远方来信,这可能是引发其伤感情绪的原因。
次句“为语柳园人”,“柳园人”指的是远在他乡的人,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倾诉。
末两句“情知独难守,又是一阳春”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情知独难守”是说主人公深知独自度过春天是困难的,而“又是一阳春”则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又一年的春天已经到来,而离别之人仍未归来,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的孤独和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和独自度过春天的孤独与哀伤。
|
创作背景
《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环境和生活风俗有关。在唐朝,荡子指的是离家外出的游子,而倡妇则是指丈夫离家的妇女。因此,这首诗的题目《送人得荡子归倡妇》描述的是一种离别后的重逢情境,即一个荡子回到了他的倡妇身边。
诗歌的内容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情况,比如夫妻离别、家庭团聚等,也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此外,唐朝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因此这首诗也可能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唐代的社会、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理解这些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相关诗词
-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
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
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
念荡子、终日驱驱,觉乡关转迢递。
何意。
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
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
-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
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
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上山复下山,踏草成古踪。
徒言采蘼芜,十度一不逢。
鉴独是明月,识志唯寒松。
井桃始开花,一见悲万重。
人颜不再春,桃色有再浓。
捐气入空房,无憀乍从容。
启贴理针线,非独学裁缝。
手持未染彩,绣为白芙蓉。
芙蓉无染污,将以表心素。
欲寄未归人,当春无信去。
无信反增愁,愁心缘陇头。
愿君如陇水,冰镜水还流。
宛宛青丝线,纤纤白玉钩。
玉钩不亏缺,青丝无断绝。
回还胜双手,解尽心中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