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务观迎驾》

法驾朝西内,诸臣许后陪。
跸烦民更喜,鸢载路无埃。
我辈犹簪笔,君才合面槐。
如何车九九,独不与偕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朝廷法驾西行的壮丽景象,诸臣恭敬陪同,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和尊贵。“跸烦民更喜,鸢载路无埃”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百姓因皇驾出行而欢喜的情景,同时以“鸢载路无埃”形象地展现了道路畅通无阻、风尘不起的画面,进一步衬托出皇家的威严。 接着,诗人以自己“犹簪笔”与君才“合面槐”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君才的赞美和羡慕。诗中的“簪笔”是文人雅士的象征,而“面槐”则暗示着高位厚禄,意味着君才兼具文韬武略,地位尊崇。 最后,诗人以“如何车九九,独不与偕来”作结,表达了对于未能与君才一同陪伴皇驾出行的遗憾。诗中的“车九九”意指皇帝的车驾,而“独不与偕来”则传达出诗人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示了皇家的威严,通过对君才的赞美表达了对文治武功的向往,同时以惋惜的语气结束,使得诗歌意境更为深远。
创作背景
《次韵务观迎驾》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事件和皇帝的巡游有关。通过诗的标题和内容,可以推测出这首诗是在皇帝巡游时,诗人迎接圣驾时所写。以下是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具体分析: 首先,标题中的“次韵”是指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次序和诗,“务观”可能是指另一个诗人或朋友的名字,而“迎驾”则明确指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迎接皇帝有关。 其次,从诗的内容上,周必大可能描述了迎接皇帝的盛况、皇帝的英姿以及百姓的欢呼等场景。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次韵务观迎驾》的创作背景是周必大在皇帝巡游时,迎接圣驾并以此为题材所作的诗。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