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坐困甚》

马通新熟夜炉深,拄膝承颏梦欲成。
不记坐来汤沸鼎,却疑蓬底听滩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夜晚场景,充满了生活的细节和诗人的情感。 首句“马通新熟夜炉深”中,“马通”可能指的是一种燃料,而“新熟”则暗示着炉火刚刚点燃,夜晚的沉寂中,炉火在炉膛中深沉地燃烧。这个画面充满了温馨和宁静,给人一种夜晚室内的温暖感。 次句“拄膝承颏梦欲成”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状态。他拄着膝盖,下巴搁在上面,似乎已经进入了梦乡。这个姿势显示出他的放松和安详,给人一种静谧感。 末两句“不记坐来汤沸鼎,却疑蓬底听滩声”则表达了诗人沉睡中的幻觉。他似乎已经忘记了炉火上的汤水正在沸腾,而误以为自己听到了河水流淌的声音。这种错觉的产生,可能是因为炉火燃烧的声音和河水流淌的声音有些相似,也可能是因为诗人在梦中产生了联想。 整首诗以夜晚的炉火和诗人的沉睡为主题,营造了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诗人的情感在这个场景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自然的敏锐感受,使人对诗人的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创作背景
《夜坐困甚》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及其个人的经历感受。周必大生活在南宋,那个时代国家局势动荡,社会混乱,人民生活困苦。这些社会现象可能在诗人的心中产生了深深的困扰和忧虑,从而在诗歌中表达出来。 此外,这首诗的标题《夜坐困甚》也暗示了诗人在深夜独坐,可能面临着某种困境或者感到十分疲倦。这种情绪也可能在诗歌中得以体现。 总的来说,要准确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周必大的生活经历和南宋时期的历史环境。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唐]
    雨滞更愁南瘴毒,月明兼喜北风凉。
    古城楼影横空馆,湿地虫声绕暗廊。
    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
    孩提万里何时见,狼藉家书满卧床。
  • 2
    [明]
    露泣寒螀唁断魂,风惊檐铎语黄昏。
    羁愁悄悄成危坐,看尽空墙上月痕。
  • 3
    [宋]
    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
    一阳来复夜正长,城上鼓声寒考考。
    老僧劝我习禅定,跏趺正坐推不倒。
    一心无著徐自静,六尘消尽何曾扫。
    湛然已似须陀洹,久尔不负瞿昙老。
    回看尘劳但微笑,欲度群迷先自了。
    平生误与道士游,妄意交梨求火枣。
    知有毗卢一迳通,信脚直前无别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