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赵保之清明即事五绝》
草草携家去踏青,旧阡新冢纸钱轻。 触怀易作中年恶,羡杀儿童笑语声。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去踏青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中年人和儿童不同的心境和情感。
首句“草草携家去踏青”,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家人匆忙出发去踏青的情景,既有出行的期待,也有草率出发的匆忙。
次句“旧阡新冢纸钱轻”,通过“旧阡”和“新冢”的对比,展现出墓地的沉寂和肃穆,而“纸钱轻”则传达出人们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第三句“触怀易作中年恶”,通过“触怀”和“中年恶”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中年人感慨万千,情绪容易波动的内心世界,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压力和烦恼。
最后一句“羡杀儿童笑语声”,以儿童的笑语声为对比,突显出中年人对无忧无虑、快乐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中年人和儿童不同的心境和情感,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快乐生活的向往。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
创作背景
洪咨夔的《次赵保之清明即事五绝》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有关。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春天踏青、赏花的好时节。诗人可能在这个节日里,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珍贵,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诗人也可能受到了赵保之的《清明即事》的启发,以赵诗为基础,创作了这组《次赵保之清明即事五绝》。这组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景象和风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亲情、友情等主题的感悟和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