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宰沈约之端节惠诗编次韵为谢》
令君到处即文场,未怕簿书期会忙。 神术有时朝赐履,赓歌无路赞垂裳。 彭州篇什元飞动,工部交游更老苍。 自古诗人贵磨琢,试看淇澳咏文章。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官员的赞美和尊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令君到处即文场,未怕簿书期会忙”描绘了这位官员无论到哪里,都能展现出他的文化素养和领导才能。同时,他也忙碌于处理各种公文和会议,但这并未影响到他的优雅和从容。
颔联“神术有时朝赐履,赓歌无路赞垂裳”进一步赞美了这位官员的神奇能力和高尚品质。他的才华犹如神术,有时能在朝堂上得到皇帝的赏识和赐履。然而,尽管他如此才华横溢,却无处赞美他的谦逊和节俭。
颈联“彭州篇什元飞动,工部交游更老苍”引用了彭州的诗篇,赞美了这位官员的诗歌才华,同时也提到了他与工部的交往,表现出他的老练和成熟。
尾联“自古诗人贵磨琢,试看淇澳咏文章”强调了诗人需要不断琢磨和锤炼自己的诗歌技巧。诗人以淇澳的咏史诗为例,呼吁人们要珍视诗歌的创作过程,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通过赞美一位官员的文化素养和领导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名人诗篇,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内涵。
|
创作背景
《芜湖宰沈约之端节惠诗编次韵为谢》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人际交往:周必大与沈约之可能有友谊或官场交往,沈约之可能赠送了他的诗编给周必大,周必大为了表达感谢和赞赏之情,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2. 文学创作:周必大作为宋朝的文学家,可能对诗词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通过这首诗来对沈约之的诗歌进行赞美和评论。
3. 社会文化:宋朝时期,诗词作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诗人之间通过诗词交流,既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这些只是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更多历史文献的支撑。
相关诗词
-
前三年,元微之为予编次文集而叙之。
凡五秩,每秩十卷,迄长庆二年冬,号白氏长庆集。
尔来复有格诗、律诗、碑、志、序、记、表、赞,以类相附,合为卷轴,又从五十一以降,卷而第之。
是时大和二年秋,予春秋五十又七,目昏头白,衰也久矣,拙音狂句,亦已多矣。
由兹而后,宜其绝笔,若余习未尽,时时一咏,亦不自知也。
因附前集报微之,故复序于卷首云尔。
-
先唐诗道昌,万象绕吟笔。
长吉穷嶮怪,奚囊销永日。
一洗齐梁陋,古澹见摩诘。
诘斋妙入神,二者无一失。
游戏唾成珠,所至动盈帙。
长篇杂短咏,朱弦响玉律。
脱身声利场,宴坐心更逸。
高眠听松声,清话剥芡实。
声名笑山王,任达景嵇毕。
时发孤凤鸣,不作寒蛩唧。
人讥雕肺肝,悠然非所恤。
编成客未佳,椟藏谨勿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