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茅屋人家蓐食烟,相呼趁雨好翻田。 去年下麦泥如铁,一寸春膏直几钱。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通过描绘茅屋人家、烟雨蒙蒙、相呼翻田等景象,展现了农村春耕时节的繁忙和生机。同时,诗人也通过去年下麦泥如铁的情景,反映了农民耕作的艰辛和付出。
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例如,“蓐食烟”形象地描绘了农家早晨的炊烟袅袅,“相呼趁雨好翻田”则表现了农民在春雨中忙碌翻田的场景,生动逼真。
此外,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关注,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佳作。
|
创作背景
《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是宋朝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鼓励农业发展是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郡守作为地方官员,往往会参与劝农活动,以鼓励农民努力耕作,提高农业产量。
2. 自然环境:诗歌中描述的是春季郊外田野的美丽景色,这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3. 诗人的个人经历:洪咨夔本人是一位关心农业和农民的诗人,他曾经担任过地方官员,对农业生产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综合这些因素,洪咨夔创作了《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通过诗歌的形式,描绘了春季郊外田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传达了政府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相关诗词
-
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
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
笙歌送尽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风。
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
倒影扶阑印碧溪,玻璃盘上玉东西。
落红那得愁如海,举白难逃醉似泥。
郎宿高明香雾起,客星华耀烛花低。
波心夜半鱼龙舞,都转天风入鼓鼙。
-
炼丹人去屋萧萧,脚底群山走翠蛟。
长啸一声空响答,砉然只鹤起松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