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吴下同年会诗》

琼林春暖记分违,叙好如公在昔稀。
鱼腹一书劳远寄,鹊枝三匝幸相依。
初筵虽负兵厨约,馀爱终分赵日晖。
从此吴门书盛事,即看丹诏凤衔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友人叙好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深深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琼林春暖记分违,叙好如公在昔稀”,这句诗开篇立意很好,通过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描绘,表现了离别的痛苦。春天是一个温暖而充满生机的季节,然而对于作者来说,与友人的分别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友人的情谊之深,更是让他觉得这种分别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少发生的。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琼林”常常用来比喻朝廷或宫廷,这里借指友人所在的朝廷或宫廷。“分违”则表达了与友人的分别。“叙好”则是形容友人之间的情谊深厚。“如公在昔”则是对友人曾经在朝中任职的描述,也暗示了作者与友人曾经在朝中有过密切的关系。 颔联“鱼腹一书劳远寄,鹊枝三匝幸相依”,这两句诗承接了首联的意境,通过描绘友人书信中提到的远方寄信、鹊鸟在树枝上盘旋等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感激和思念之情。同时,这里也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互相依赖的关系。 颈联“初筵虽负兵厨约,馀爱终分赵日晖”,这句诗则通过对以往相聚时的场景的描绘,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友谊深厚和深情厚谊。这里使用了对比手法,“初筵”指的是相聚时的美好时光,“兵厨约”则是指以往相聚时所许下的诺言。“馀爱”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虽然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这份情谊却是永恒不变的。 尾联“从此吴门书盛事,即看丹诏凤衔飞”,这句诗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通过描绘作者想象着未来能够再次见到友人时,他们之间书信往来、互诉衷肠的美好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叙好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深深的怀念。诗中使用了比喻、对比、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使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整首诗的用词精准、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吴下同年会诗》由宋人王艺所作,创作背景为作者与同年(即同年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在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举办同年会,进行诗词唱和,以表达对同年情谊的珍视和思念。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作品之一。
诗词关键字: 鱼腹 琼林 记分
相关诗词
  • 1
    [唐]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
    戏绕莲丛回锦臆,照灼花丛两相得。
    渔歌惊起飞南北,缭绕追随不迷惑。
    云间上下同栖息,不作惊禽远相忆。
    东家少妇机中语,剪断回文泣机杼。
    徒嗟孔雀衔毛羽,一去东南别离苦。
    五里裴回竟何补。
  • 2
    [唐]
    江城郁郁春草长,悠悠汉水浮青光。
    杂英飞尽空昼景,绿杨重阴官舍静。
    此时醉客纵横书,公言可荐承明庐。
    青天诏下宠光至,颁籍金闺征石渠。
    秭归山路烟岚隔,山木幽深晚花拆。
    涧底红光夺火燃,摇风扇毒愁行客。
    杜鹃啼咽花亦殷,声悲绝艳连空山。
    斜阳瞥映浅深树,云雨翻迷崖谷间。
    山鸡锦质矜毛羽,透竹穿萝命俦侣。
    乔木幽谿上下同,雄雌不惑飞栖处。
    望秦峰回过商颜,浪叠云堆万簇山。
    行尽杳冥青嶂外,九重钟漏紫霄间。
    元和列侍明光殿,谏草初焚市朝变。
    北阙趋承半隙尘,南梁笑
  • 3
    [元]
    朱弦三叹。
    宝瑟凝尘满。
    更奈芙蓉秋思晚。
    湘浦离歌欲断。
    往年尊俎风流。
    忆君送客江楼。
    此日江缕送客,忘怀赖有沙鸥。
王艺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