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折梅》

诗老流离蜀剑关,放臣憔悴楚江干。
争如留取微酸味,莫逐浮花一笑残。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境遇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流落他乡、身世飘零的感慨。 首句“诗老流离蜀剑关”描绘了诗人流离失所的境况,其中“蜀剑关”表明了诗人的所在地,同时也暗示了战乱或灾难的背景。次句“放臣憔悴楚江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表现出其憔悴、疲惫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被流放的遭遇。 在颈联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以“争如留取微酸味”来比喻自己保存着内心的酸楚和痛苦,而“莫逐浮花一笑残”则比喻自己不会随波逐流,不会像浮花一样轻易凋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流落他乡、身世飘零的深刻感慨,展现出坚韧不屈、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李龙高的《折梅》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宋代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宋代时期,士人阶层受到严格的礼教束缚,而梅花作为一种象征着高洁、坚贞的植物,成为了他们表达自我情感和理想的重要载体。因此,李龙高通过《折梅》诗来表达自己对于梅花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可能寓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自我境遇的感慨。 此外,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李龙高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诗词关键字: 留取 酸味 流离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
    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
  • 2
    [南北朝]
    朱日光素冰。
    朝花映白雪。
    折梅待佳人。
    共迎阳春月。
  • 3
    [清]
    迟迟帘影映清宵,日照池塘冻欲消。
    公主梅花先傅额,美人杨柳未垂腰。
    纱窗绣冷留余线,绮阁香浓绕画绡。
    试问待儿芳草色,阶前曾长翠云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