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海寇赵某伏诛》

凭陵海若玩波神,怙恃乾坤不杀身。
刀锯未加先自殒,陆梁未有白头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首句“凭陵海若玩波神”,诗人的笔触便凌厉起来,犹如海若(海神)在波涛中腾挪跌宕,在描绘海若的放纵不羁中,已经隐隐显露出诗人的形象。这一句已经为全诗定下了昂扬奋发的基调。 “怙恃乾坤不杀身”这句更是掷地有声,乾坤是天地万物的总称,这里即象征着天地,诗人以天地养育了万物,包括生命力的象征——海若,所以海若可以不杀身。这里诗人以海若自喻,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存信念和对生命的珍视。 “刀锯未加先自殒,陆梁未有白头人”两句,更是将生命的昂扬推向了极致。这两句诗中的海若并非毫无顾忌、肆意妄为,即使在“刀锯未加”之前,它也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骨气和威势。即使环境不利,也要等到有白头人的时候才“自殒”,这也是一种决绝的抗争,是一种悲壮的抗争。这里既显示了诗人对于生命力的赞美,也表现了一种积极抗争的精神。 这首诗没有华丽辞藻,语言朴素简洁,但其中的生命力却蓬勃而出,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积极的生命态度。这种精神在任何困难和压力面前都不会屈服,它是一种坚韧不屈、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人类精神的重要支柱,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创作背景
《海寇赵某伏诛》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海盗问题有关。宋代时期,中国的海上贸易繁荣,但也导致了海盗活动的频繁。一些海盗集团甚至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对沿海地区的居民和船只构成威胁。赵某就是当时著名的海盗之一。 王亦世创作《海寇赵某伏诛》一文,可能是为了记录赵某被诛杀的事件,以颂扬朝廷的功绩,或者是警示他人,表达对社会安定和正义的追求。通过文章的宣传和教育作用,让人们了解到海盗活动的危害,以及朝廷对海盗的打击力度,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海寇赵某伏诛》的创作背景,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
诗词关键字: 刀锯 杀身 白头
相关诗词
王亦世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