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商总郎三首》
百寻浮玉三更月,万里长江一色秋。 照映此心须此水,不妨小泊读书舟。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壮美的秋夜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他对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一起赏析这首诗。
首句“百寻浮玉三更月”中,“百寻”形容山峦高耸,“浮玉”是指月光洒在山上,宛如浮动的玉石,“三更月”则点明这是深夜。整句话描绘了月夜山峰的美景,给人以宁静高远的感觉。
次句“万里长江一色秋”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色。这里的“一色秋”指的是江水与天色融为一体,展现出秋天的特色,给人一种广阔无垠的视觉感受。
末两句“照映此心须此水,不妨小泊读书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生活态度。诗人觉得,这宁静的江水映照出他的内心,他很喜欢这样的环境,甚至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停泊小船,安心读书。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壮美的秋夜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
|
创作背景
《送商总郎三首》是宋朝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组诗。对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具体的历史文献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洪咨夔的生活背景来推断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诗歌的标题来看,这是一组送别诗,送给一位名叫商总郎的人。商总郎的具体身份并不清楚,可能是洪咨夔的朋友或者同僚。
其次,洪咨夔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对朋友的思念,对离别的哀伤等。因此,这组诗可能是洪咨夔在送别商总郎时,感慨于离别之情,而创作的。
再者,诗歌中可能也蕴含了洪咨夔对商总郎的祝愿和期待。例如,他可能希望商总郎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一切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等。
总的来说,《送商总郎三首》的创作背景可能包含了洪咨夔与商总郎的友情,离别的哀伤,以及对未来的祝愿和期待。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推测。
相关诗词
-
一杯聊为送征鞍。
落叶满长安。
谁料一儒冠。
直推上、淮阴将坛。
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
且放酒肠宽。
道蜀道、而今更难。
-
一雨洗觚稜,三川气象清。
林风传顥气,木叶送商声。
忽忽莲生的,看看菊吐英。
太平时里老,何以报虚生。
-
曾见春笺小韵清,曲中传道最多情。
西江大有多情客,不得江东一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