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群楼书怀》

馆殿尝为侍从臣,出分忧寄牧黎民。
时平事简多公暇,楼迥风清欲暮春。
树杪壶关千嶂叠,天边漳水绿波新。
帝乡永日凭栏望,心羡浮云向紫宸。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身为侍从臣,现在出任地方官,虽然公务繁忙,但仍有闲暇时光欣赏美景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紫宸(宫廷)的向往。 首联“馆殿尝为侍从臣,出分忧寄牧黎民。”描绘了诗人曾经的身份和现在的职责,以及他出任地方官,为百姓分忧解难的使命。颔联“时平事简多公暇,楼迥风清欲暮春。”则描写了当前的平和时局和闲暇时光,以及楼高风清、暮春将至的景象。 颈联“树杪壶关千嶂叠,天边漳水绿波新。”则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壶关山峦重叠、漳水碧波荡漾的美景。这一联的写景,语言生动,意象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尾联“帝乡永日凭栏望,心羡浮云向紫宸。”则表达了诗人凭栏远眺,对宫廷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宫廷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群楼书怀》是宋朝诗人四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高楼之上,俯瞰周围的景色,感怀时光流逝,人生无常,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创作背景方面,四锡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一种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状态,同时对于未来也感到迷茫和不安。他通过登高望远,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 另外,这首诗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宋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这也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群楼书怀》是四锡在特定背景下创作的一首感怀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关键字: 黎民 侍从 分忧
相关诗词
  • 1
    [宋]
    梁州邻左右洋川,气候融融别是天。
    地僻过冬稀见雁,箐深初夏已闻蝉。
    乡风与蜀微相似,驿路见秦旧接连。
    骆谷转山围境内,汉江奔浪绕城边。
    展开步障蘩花地,画出棋枰早稻田。
    远寺径危攒迸笋,后园池冷软飞泉。
    秋深满院芭蕉雨,晚色临轩薜荔烟。
    南浦采蒲当凛冽,西溪踏石向暄妍。
    夕阳道观鸣钟鼓,夜月人家奏管弦。
    杨柳影中沽酒市,芰荷香里钓鱼船。
    珍禽听久名难辨,新果尝余味更全。
    野渡潮平分浅濑,群楼云散露高巅。
    喧阗鼓吹迎神社,狼籍杯盘送客筵
  • 2
    [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3
    [汉]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