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绝》
梨花匼匝不见叶,柳穟玲珑初欲绵。 寒食清明等闲过,日长翻覆压书眠。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生活画卷,通过梨花、柳叶、寒食、清明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悠闲的生活情态。
首句“梨花匼匝不见叶”,以梨花为主题,描绘了梨花盛开的情景。梨花洁白如雪,密集盛开,掩映了叶片,仿佛只见花不见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景。这句诗既表现了梨花的繁茂,又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次句“柳穟玲珑初欲绵”,以柳枝为主题,描绘了柳叶初生的情景。柳枝细长柔软,柳叶新生,形似玲珑,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这句诗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柳枝,生动逼真。
第三句“寒食清明等闲过”,提到了寒食和清明两个春季的重要节日。诗人表现得十分淡然,似乎这两个节日就如同平日一般轻松度过,展现了诗人的洒脱和随性。
最后一句“日长翻覆压书眠”,描绘了春日悠长,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阳光透过窗子洒在书上,诗人慵懒地压着书睡眠,表现了春天的宁静与舒适。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梨花、柳叶、寒食、清明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悠闲的生活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
创作背景
**《清明二绝》是宋代的洪咨夔所作,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该诗作于北宋末年的“元祐党争”时期,这是一个朝廷内部因为变法而产生了严重分歧和争斗的时代。王安石推行新政,朝廷中形成了支持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新政的“旧派”,旧派也被称为“元祐党人”,包括苏轼、司马光等。洪咨夔与苏轼等人交好,因此也受到了牵连。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明二绝》这首诗应运而生,表达了作者对于清明时节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时代变迁和政治斗争的忧虑和感慨。
相关诗词
-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
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
恼人光景又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