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晦日集市隐园得莺字》
水竹为园池馆清,春光婉婉媚新晴。 月逢凋荚今朝尽,人是看花昨日酲。 一望一迷著地柳,半啼半涩出林莺。 追随胜赏堪行乐,把酒番多芳岁情。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园林美景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魅力。
首联“水竹为园池馆清,春光婉婉媚新晴。”描绘了园林的美景,水清竹秀,池馆清幽。而春光柔媚,新晴的天气更加增添了园林的魅力。这一联通过对园林和春光的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愉悦清新的基调。
颔联“月逢凋荚今朝尽,人是看花昨日酲。”则通过月亮和花朵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推移。月亮遇到了凋落的花荚,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而人们还在沉醉于昨日的花朵。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一望一迷著地柳,半啼半涩出林莺。”则通过对柳树和莺鸟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一望无际的柳树让人着迷,而半啼半涩的莺鸟则从林中飞出,增添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尾联“追随胜赏堪行乐,把酒番多芳岁情。”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珍视和享受。追随美景,欣赏春光,把酒言欢,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园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珍惜之情。同时,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和生机。
|
创作背景
《正月晦日集市隐园得莺字》是明代文人黄姬水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明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化繁荣,诗歌创作极为兴盛。同时,明代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集市隐园是一种具有隐逸情调的园林,为文人雅士提供了一个集会、吟诗作画的场所。
黄姬水本人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游览集市隐园时,感受到了园中的美景和恬静氛围,因此作诗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诗中“得莺字”意味着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了莺鸟的启发,或许在诗中运用了莺鸟的意象来表达某种情感或意境。
综上所述,《正月晦日集市隐园得莺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明代的文化环境、诗人黄姬水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在游览集市隐园时的所感所悟。
相关诗词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灯火已收正月半。
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
骑款段。
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
千岩万壑春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
吹梦断。
西看窗日犹嫌短。
-
今年明月无情甚,偏向江东。
只照军容,不放银花万树红。
凤城飞下征南骑,一片刀弓。
铁甲呼风,愁煞思乡沈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