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乐天诗戏效其体》
侧足二三臣,平头六十人。 胸中冰与炭,镜里雪兼银。 岂有花经眼,何尝酒入唇。 劳生成底事,胡不早收身。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艰辛和生命的无常。
首联“侧足二三臣,平头六十人”,以“侧足”与“平头”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不易,表达了人生路上步履维艰,需要小心翼翼才能保得平安的意思。
颔联“胸中冰与炭,镜里雪兼银”,则以“冰与炭”比喻内心的矛盾冲突,同时以“镜里雪兼银”形象地描绘了年华老去,白发苍苍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颈联“岂有花经眼,何尝酒入唇”,通过“岂有”与“何尝”的强烈否定,表达了人生中的美好事物难得一见,美好的享受也难以尝到。
尾联“劳生成底事,胡不早收身”,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劝诫,表达了人生劳苦无常,为何不早日收手,寻找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人生的艰辛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
创作背景
《读乐天诗戏效其体》是宋朝文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该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基于作者对白居易(字乐天)诗歌的欣赏与模仿。周必大在读白居易的诗作时,深受其风格与内容的影响,因此效仿其体裁和风格创作了这首诗。
白居易的诗歌多以平实易懂、流畅自然的语言表达情感,关注社会现实,描绘了人民的生活和苦难。周必大在模仿时,很可能也是受到了这些要素的启发。
同时,从诗题中的“戏效其体”可以看出,周必大在创作过程中带有一种游戏、轻松的心态,旨在通过模仿白居易的诗体,展现自己对其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综上所述,《读乐天诗戏效其体》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周必大对白居易诗歌的欣赏、模仿其风格与体裁的意愿,以及轻松的游戏心态。
相关诗词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