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僧生云轩云闲阁》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雨中山间的所见所感,展现出一种自然、恬静、自在的心境。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融为一体,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精神状态。
首句“雨来山出云”描绘了雨天山间的景象,雨势来临时,山间云雾蒸腾,仿佛山在吐出云朵。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变幻。
次句“雨过云归海”则描述了雨过天晴后,云雾消散,回归大海的壮丽景象。这一句与首句相呼应,通过云海的流转变化,表现出大自然的恢弘气势和无尽魅力。
末两句“悠然天地间,得此大自在”则表达了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心境。诗人沉浸在天地之间的广阔与宁静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自在与愉悦。这里的“悠然”和“大自在”传达出一种超脱、自由、宁静的精神状态,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以及人类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过程。
|
创作背景
《普照僧生云轩云闲阁》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普照寺和僧人的生活环境有关。普照寺位于山林之间,环境优美,寂静清幽。诗人洪咨夔游览寺院,与僧人交流,感受到了他们清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通过描绘普照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僧人的生活情态,表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歌中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洪咨夔在游览普照寺时,感受到了僧人的清静生活状态和自然美景的震撼,从而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相关诗词
-
谁建危亭压翠微,书檐直兴暮云齐。
有进一片严隈起,带兴老僧山下归。
-
晚霞红。
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
动翩翩风袂,轻若惊鸿。
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
谩悲凉,岁冉冉,蕣华潜改衰容。
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
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
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
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
-
沧海扬尘已几回,麻姑缓步此峰来。
彩云缥缈闻仙乐,绿篆淋淳销翠苔。
仙境长留间日月,飞仙宜号小蓬莱。
凤箫鹤驭还相待,名籍今应在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