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丰乐长老惠宣写予真戏赞时年七十三》
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屡往来。 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风华正茂、豪放不羁的少年,如今虽然豪气犹存,但形容憔悴、白发苍苍的形象,表达了时间流逝、青春不再的悲慨之情。
首句“少年日醉郁孤台”,通过“少年”和“日醉”的形象描绘出主人公年轻时的豪放不羁,而“郁孤台”则暗示了这种生活的孤独和苦闷。次句“鼎立三禅屡往来”,则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在佛教禅宗中的修行经历,表现出他的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然而,颔联“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不再。虽然主人公依然保持着豪放的气概,但已经没有人能够认出他来,因为他的形容已经变得憔悴,头发也变得雪白。这种对比强烈,凸显出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主人公不同时期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起伏和变化,表达了人生易老、珍惜当下的主题。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流畅,韵律优美,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创作背景
《赣州丰乐长老惠宣写予真戏赞时年七十三》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周必大在赣州(今属江西)遇到的一位丰乐寺的长老惠宣有关。惠宣为周必大写了一幅肖像画,周必大为此作了这首诗。
在宋代,文人雅士与僧侣之间的互动交往是相当常见的,他们经常互相赠诗、画画,进行艺术交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周必大在诗中戏谑地称赞了惠宣的画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年老(当时他七十三岁)的感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辞典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江干蹭蹬,镇寻常、怀想京城春色。
静倚山亭凝望处,惟见鸟飞云幕。
拂面埃尘,跳,老却风流格。
年来却有,短蓑轻棹胸臆。
闻与俊逸嬉游,笙歌丛里,眷恋中华国。
况是韶阳将近也,应办青骢金勒。
丰乐阑干,西湖烟水,遍赏苏堤侧。
举觞须酹,天隅犀渚孤客。
-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
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
浩荡何世。
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
痴心指望回风坠。
扇底相逢,钗头微缀。
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
日下长秋,城乌夜起。
帐庐好在春睡。
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
愔愔雨、春心如腻。
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
何人念、流落无几。
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
万国先声二月过,亲行丰乐旧山河。
趋朝故老虔奔走,失候元臣合谴诃。
燕寝昼参增拭泪,享筵朝荐阅登歌。
从来只谒关殊思,此地无妨礼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