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以书戏邦衡云某自庐山游西山当就迎公召节》
慧远遥同社,洪崖近拍肩。 松枝年纪万,棐实岁逾千。 径欲通天汉,忙因棹酒船。 午城均一握,易地即皆然。 |
作品赏析
【原题】: 向以书戏邦衡云某自庐山游西山当就迎公召节今邦衡有诗督此语不验次韵
|
创作背景
《向以书戏邦衡云某自庐山游西山当就迎公召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环境和诗人的经历有关。首先,需要了解宋代是一个重视文化、士大夫阶层活跃的时代。周必大作为当时的文人,与许多文人雅士有交往,诗歌创作常涉及友情、游历等主题。
然后,这首诗的标题提到了“庐山”和“西山”,这表明诗歌内容与游历山水有关。同时,诗中提及的“迎公召节”则与古代官员的任命和调动有关,意味着诗人可能在游历过程中遇到了某位官员的调任。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推断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游历庐山和西山的过程中,恰逢一位友人(或官员)被调任,因此诗人写下了这首诗,将游历与友人的调任结合起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祝愿。
至于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如诗人与哪位友人交往、具体的历史事件等,则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才能得知。
相关诗词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
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