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斋秋感二十首》

老态夜乃见,终无甜梦期。
西斋卧空壁,适值残。
寒雨来,此声世谁知。
四更远鸡鸣,披衣起题诗。
舌根涎唾尽,汲泉漱空颐。
聊写郁结心,稍寄幽婉辞。
量近何所苦,鹜远将焉思。
一夕漏鼓五,不寐常四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孤独、无眠的状态,以及内心的苦闷和郁结。诗中的老态、甜梦、空壁、寒雨、鸡鸣等元素,构成了寂静、清冷、孤独的夜晚景象,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无助。同时,诗人也通过漱泉、写诗等方式来排遣内心的郁结,表达了一种苦闷而又无奈的情感。 从诗歌的艺术表现来看,诗人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意象,将夜晚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内心苦闷和无助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西斋秋感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文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流传广泛。同时,宋代也面临着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政治腐败、民族矛盾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影响。 2. 个人经历:方回在创作《西斋秋感二十首》时,很可能正处于某种特定的人生阶段或境遇中,比如漂泊在外、孤独寂寞、思考人生等,这些经历都可能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3. 自然景观:诗歌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比如落叶、枯草、寒风等,这些自然景观很可能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发了他的创作欲望。 综上所述,《西斋秋感二十首》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方回的个人经历以及自然景观等因素都有关系。
诗词关键字: 婉辞 适值 舌根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