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继土修三绝》
一身何适非真盗,浅识常虞世俗识。 我俗似君专盗酒,常谋卜夜不谋归。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趣味性的诗,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表达。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洒脱和豁达,同时也揭示出人们对“盗”与“俗”的不同理解。
首句“一身何适非真盗”,意在表明人在生活中,无论怎么做,都可能被视为“盗”,即总会有人对你的行为提出质疑或批评。这里,诗人借此对社会的评价标准和人的处境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次句“浅识常虞世俗识”,则是对那些只知道遵循世俗眼光的人的批评。“浅识”指的是那些缺乏独立思考,只知道跟随大众观点的人。“常虞世俗识”则是说这些人常常担忧的是是否符合世俗的看法。
第三句“我俗似君专盗酒”,这里的“盗酒”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不羁,同时也展示出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人借“盗酒”之行为,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结句“常谋卜夜不谋归”,则进一步表现出诗人的豁达与洒脱。“常谋卜夜不谋归”意味着诗人常常享受夜晚的欢乐,而不考虑归家的事情,这既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人生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盗”与“俗”的探讨,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处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不羁的态度。
|
创作背景
《再继土修三绝》是宋朝诗人王洋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与一位名叫土修的人的交往和互动。可能土修做了一些好事或者有一些优秀的品质,作者因此受到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或者表达对土修的感激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查阅更多的历史资料才能确定。如果您对这首诗感兴趣,建议您查阅更多的诗歌鉴赏资料或向专业人士请教,以深入了解其创作背景和诗歌的内涵。
相关诗词
-
俗尘方倥偬,得得访清幽。
烟练素疑抹,山屏翠欲流。
松筠扫日月,藤蔓悬春秋。
物外有余乐,吾生空白头。
-
直造门来诚有意,不持金去惟全名。
端疑解习叔孙礼,竟酒曾无讙讼声。
-
主献宾酬卒举觥,礼成宾主不遗荣。
自惭馆客殊无礼,终又不闻食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