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薜荔络奇石,芙蓉艳荒垣。 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 南州八九月,已凉仍复暄。 林树略改色,沙湍才減痕。 忆在朔漠日,疲马风尘奔。 夜汲长城窟,晓涉滦河源。 老身冻欲死,其劳不可言。 |
|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旅人感受的诗。诗中的语言生动且充满想象力,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在旅行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薜荔络奇石,芙蓉艳荒垣”,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植物意象,描绘了奇特的石头和荒芜的墙垣上繁茂的薜荔和艳丽的芙蓉,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目光随着行走的路径,越过秋天的原野。这里的“寓目信所之”表达了诗人随心所欲,让眼睛自然地去欣赏周围的景色。 然后“南州八九月,已凉仍复暄”,这里描绘了八九月份的南州气候,虽然已经开始凉爽,但仍然有些温暖。这种细致的气候描绘,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地的气候特点。 “林树略改色,沙湍才減痕”,通过对林树和沙湍的描绘,展现了季节变化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忆在朔漠日,疲马风尘奔”,这里诗人通过回忆在朔漠的日子,描述了旅途的艰辛和马匹的疲惫,展现了旅行的辛苦和风尘仆仆。 最后“夜汲长城窟,晓涉滦河源。老身冻欲死,其劳不可言”,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从长城的水源汲水,早晨又涉过滦河的源头。身体的寒冷和疲劳达到了极点,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旅人感受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旅行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的写作技巧高超,语言生动,意象丰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