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城相送思依依,正是红莲菡萏时。 行色迎秋清似画,别情因景化为诗。 人离湖水南边岸,蝉听槐花北向枝。 天子文明是何地,丹霄岐路莫生疑。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深情的送别诗。诗人以宣城为背景,以红莲菡萏、秋色、槐花等自然景物为情感载体,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 首联“宣城相送思依依,正是红莲菡萏时。”诗人开篇点题,直抒胸臆,表达了在宣城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以“红莲菡萏”点明送别的时间,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 颔联“行色迎秋清似画,别情因景化为诗。”此联写景,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现了自然的清新之美。同时,通过景物引发的情感,将别情转化为诗意,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 颈联“人离湖水南边岸,蝉听槐花北向枝。”此联通过对人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人离湖水南边岸,意味着友人的离去,而蝉听槐花北向枝,则以一种凄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尾联“天子文明是何地,丹霄岐路莫生疑。”此联诗人以天子文明之地和丹霄岐路为喻,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迷茫,坚定前行。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的才情和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