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安仪凤》

宣城相送思依依,正是红莲菡萏时。
行色迎秋清似画,别情因景化为诗。
人离湖水南边岸,蝉听槐花北向枝。
天子文明是何地,丹霄岐路莫生疑。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深情的送别诗。诗人以宣城为背景,以红莲菡萏、秋色、槐花等自然景物为情感载体,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 首联“宣城相送思依依,正是红莲菡萏时。”诗人开篇点题,直抒胸臆,表达了在宣城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以“红莲菡萏”点明送别的时间,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 颔联“行色迎秋清似画,别情因景化为诗。”此联写景,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现了自然的清新之美。同时,通过景物引发的情感,将别情转化为诗意,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 颈联“人离湖水南边岸,蝉听槐花北向枝。”此联通过对人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人离湖水南边岸,意味着友人的离去,而蝉听槐花北向枝,则以一种凄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尾联“天子文明是何地,丹霄岐路莫生疑。”此联诗人以天子文明之地和丹霄岐路为喻,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迷茫,坚定前行。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的才情和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创作背景
**《送安仪凤》是宋朝诗人田锡的一首佳作,创作背景主要与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有关**。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表达离别的哀愁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同时,提及天子的丹霄岐路,也抒发了离别带来的难舍难分之感。整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宣城离别时的感受,情感真挚,景色描写精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别情 菡萏 北向
相关诗词
  • 1
    [魏晋]
    堂堂太祖。
    渊弘其量。
    仁格宇宙。
    义风遐畅。
    启土万里。
    志在翼亮。
    三分有二。
    周文是尚。
    于穆武王。
    奕世载聪。
    钦明冲默。
    文思允恭。
    武则不猛。
    化则时雍。
    庭有仪凤。
    郊有游龙。
    启路千里。
    万国率从。
    荡清吴会。
    六合乃同。
    百姓仰德。
    良史书功。
    超越三代。
    唐虞比踪。
  • 2
    [宋]
    昔年禅诵地,荒草夕阳台。
    仪凤有谁识,游人独上来。
    古桐阴覆井,丛竹笋穿苔。
    千古几兴废,北风吹雁回。
  • 3
    [宋]
    视草词臣地位高,玉堂深夜许焚膏。
    文华瑞世呈仪凤,顾问承恩直禁鼇。
    喜有奇才追宋轼,光膺圣制胜唐綯。
    重修盛典煕朝事,千古青编记宠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