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独吟不愧声,独立不愧影。 独行不愧屐,独卧不愧枕。 昏昏十日醉,炯炯一夕醒。 古瓶插残菊,老碗贮冻茗。 三嗅复三漱,浩然万虑屏。 节食甘独饥,薄衣耐独冷。 狸膏肥粟栗,出穴落匕鼎。 此事世接踵,夜坐试独省。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独立自主、不媚世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通过“独吟”、“独立”、“独行”、“独卧”等描绘,展现了诗人不愧于天地、不愧于自我的坦荡胸怀。同时,诗人借助酒醉与醒来的对比,表达了对于浑浊世俗的厌倦,以及对于清醒明澈心境的向往。
在诗中,诗人又通过“古瓶插残菊”、“老碗贮冻茗”等意象,展现了一种简朴而清雅的生活情趣,表达了对于自然与朴素的热爱。而“节食甘独饥,薄衣耐独冷”则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最后,“狸膏肥粟栗,出穴落匕鼎”与“此事世接踵,夜坐试独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无奈与自省,体现了诗人独立的思考与反省能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读来使人感受到一种坚韧、独立、清雅的精神力量。
|
创作背景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朝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方回作为宋朝的文人,他的创作也受到了时代氛围的影响。
2. **自然环境**:诗歌的标题《秋晚杂书》表明这组诗是在秋天的晚上创作的,秋天的景色和气氛可能对方回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3. **个人经历**:方回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可能是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他的生活经历、对社会的观察以及个人的感悟都可能体现在他的诗歌中。
总的来说,《秋晚杂书三十首》的创作背景是方回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结合秋天的自然景色和他个人的经历情感,通过诗歌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感悟。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