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太后挽诗》

扶日行黄道,乘云上紫微。
忧劳形末命,恭俭见陈衣。
布德开刑网,和戎戢武威。
要知怀重处,行路涕交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深沉、感人的诗,充满了敬畏、尊重和悲悯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扶日行黄道,乘云上紫微”,这里运用了非常生动的天象比喻,描述了主人公的高尚行为和崇高的使命。“扶日行黄道”象征着遵循天道、遵循正义,而“乘云上紫微”则象征着主人公超凡脱俗,上升到高贵的境地。 颔联“忧劳形末命,恭俭见陈衣”,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忧国忧民,勤勉恭俭的品格。“忧劳形末命”表现了主人公为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而忧心忡忡,“恭俭见陈衣”则通过他的简朴生活,展现出他的清廉自持。 颈联“布德开刑网,和戎戢武威”,这里描述了主人公以德治国,倡导和平,而非通过武力威胁或刑罚来统治人民。“布德开刑网”意味着广施仁德,放宽刑罚,“和戎戢武威”则代表主张和平,收敛武威。 尾联“要知怀重处,行路涕交挥”,这里诗人通过行人的泪水,表达了人们对主人公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深深敬仰和感激。“要知怀重处”是说要知道主人公内心怀着重重的忧虑和责任,“行路涕交挥”则描绘了行人为他的高尚行为而感动流泪的情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主人公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创作背景
《太后挽诗》是宋朝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组诗歌,用以悼念宋朝的一位太后。挽诗是在丧事中为哀悼死者而写的诗歌,通常表达对死者的尊敬、怀念和哀思。 具体创作背景需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来获取更多信息。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可以更好地理解《太后挽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诗词关键字: 黄道 行路
相关诗词
  • 1
    [宋]
    军门半掩槐花宅,每过犹闻器临声。
    渐穷老仆慵看马,着惨佳人懒按筝。
    诗侣酒徒消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 2
    [宋]
    神鼎犹烘药,夷槃已实冰。
    留恩均器服,下诏约山陵。
    影殿虚绨几,皇堂掩漆灯。
    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
  • 3
    [宋]
    宝略嬉游少,珠宫艺学优。
    仙毫媚风帛,睿藻焕星钩。
    天极推神历,兵防演秘谋。
    飚流今已矣,长共糓林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