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谢叠山》

千古精忠日月光,恨无麟笔写堂堂。
还家耻作梁江总,辟谷谁如韩子房。
后死十年应有待,轻生万里故非狂。
有儿可拾江边骨,须信人亡道不亡。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英勇忠诚、气概非凡的人物的赞美和敬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首联“千古精忠日月光,恨无麟笔写堂堂”描绘了这位英雄忠诚磊落,气概非凡,他的精忠报国之举如日月般光辉,令人赞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遗憾没有生花妙笔,无法将这位英雄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颔联“还家耻作梁江总,辟谷谁如韩子房”中,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江总和韩信的故事,进一步赞美了这位英雄的英勇和忠诚。他不愿像江总那样屈辱求生,而是像韩信一样忍辱负重,辟谷修行,等待时机复仇。 颈联“后死十年应有待,轻生万里故非狂”中,诗人表达了对这位英雄未来的期待,相信他虽死犹生,精神不灭,他的英名将流传千古。同时也强调了这位英雄不惜牺牲生命,奔赴万里,并非狂妄之举,而是出于忠诚和担当。 尾联“有儿可拾江边骨,须信人亡道不亡”则是诗人对这位英雄身后事的描绘,即使英雄已经逝去,他的精神也会传承下去。有儿女可以继承他的遗志,继承他的事业,让他的精神不灭。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英勇忠诚的英雄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忠诚、担当、英勇精神的崇敬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入研究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创作背景
《挽谢叠山》是宋朝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用于悼念宋代诗人谢枋得(号叠山)。谢枋得是一位具有高尚气节和坚贞不屈精神的诗人,他坚决抗元,拒绝仕元,最终绝食而亡。这首诗就是洪咨夔为了表达对谢枋得崇高气节和品格的敬仰和怀念而创作的。 在创作背景上,这首诗产生于宋代末年,国家风雨飘摇,战乱频仍,民族矛盾尖锐。谢枋得的坚贞不屈和高尚气节,成为了当时许多文人墨客的精神支柱。洪咨夔作为同时代的诗人,深感谢枋得的品格和气节,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缅怀他,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背景的无奈与悲慨。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诗词类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诗词关键字: 子房 辟谷 还家
相关诗词
  • 1
    [宋]
    玉树仍双桂,金花不一书。
    雪封青竹筝,雾失白藤舆。
    天下谁无母?
    江西未有渠。
    西峰半轮月,松檟政疏疏。
  • 2
    [宋]
    白鹿遗书山泽癯,归来花木尽堪娱。
    功名之梦晦庵晦,礼乐其家迂叟迂。
    雪屋一灯春夜半,竹山千古暮云孤。
    雨寒愁绝兰亭禊,灵寿空余九老图。
  • 3
    [宋]
    尚友固十载,过江真一时。
    信曾前辈及,宁后古人为。
    竟作东山卧,漫传康乐诗。
    荆州人物论,夫岂惜吾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