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杜倅再示前韵继这二首》

惭愧诗筒数往回,自嫌局促困驽材。
尘踪已挂旧官壁,妙语犹随新雨来。
好客共谋良夜醉,养花长得四时开。
知君客里犹行乐,端为襟怀不染埃。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诗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赞美。 首句“惭愧诗筒数往回”,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诗筒,是一种装诗稿的竹筒或纸筒,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备的文房用具,用以装诗稿,故名诗筒。这里作者用“惭愧”一词,表达了对友人的诗歌创作给予的关注和鼓励的感激之情。同时,“数往回”也暗示了友人的诗歌创作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人敬仰。 “自嫌局促困驽材”,作者自谦地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不足和局限性。这里,“局促”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地位的不满,而“困驽材”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诗歌创作上的困境和不足。 “尘踪已挂旧官壁”,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变迁,暗示了作者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官职,而尘封的往事也已不再重要。“妙语犹随新雨来”,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诗歌创作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即使时光流逝,友人的妙语佳句仍然如新雨般清新动人。 “好客共谋良夜醉,养花长得四时开”,这两句诗描绘了友人间亲密无间的友情和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一起饮酒作乐,养花种草,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知君客中犹行乐,端为襟怀不染埃”,作者赞美友人在客居他乡之时仍然能够享受生活,这正是因为他的内心洁净,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这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杜倅再示前韵继这二首》是宋朝诗人王洋创作的一组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与杜倅的交往、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自身的心境和生活经历等。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是,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以及诗人的生平事迹,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首先,从诗歌的标题来看,这首诗是杜倅再次展示前面的韵脚,诗人继而创作的二首诗歌。这说明诗人与杜倅之间有着一定的交往和互动,可能存在着友情或者文学交流的关系。 其次,从诗歌的内容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通过对诗歌语言、意象、象征等元素的解读,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出这首诗可能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境下创作出来的。 最后,我们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来综合考虑。通过对王洋的生平、创作风格以及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总之,对于《杜倅再示前韵继这二首》的创作背景,我们需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以及诗人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来进行综合分析和推测。
诗词关键字: 襟怀 行乐 妙语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