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 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 昔在韩魏公,治平四载耳,仁皇实录就。 贼贾独不尔,窃位十六年,不奏理庙纪。 咸淳至德佑,抑又可知矣。 国亡邪正混,{衣中加八}挞笔孰泚。 衰翁抱丹心,但恐将溘死。 |
|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对政治的深刻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古今的差异,依赖于书史的存在。书史是历史的记录,是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见未来的重要工具。作者通过“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的表述,强调了书史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其次,诗中还表达了对政治的看法。作者通过“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的表述,强调了政治制度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好的政治制度可以保证历史的延续和社会的稳定。 然后,诗中提到了韩魏公在治平四年治理国家的情况,以及贼贾窃位十六年不奏理庙纪的事实。这些描述揭示了政治上的混乱和腐败,表达了对政治不公的愤慨和不满。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国亡后邪正混杂、{衣中加八}挞笔孰泚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悲痛和无奈。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和真理的坚守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政治和人生的深刻见解,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和真理的坚守和追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