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在东安解戍瓜,归怀珠璧慰生涯。 翰林词伯梦中草,粉署仙郎笔下花。 已问箫韶还政俗,未持旌节自光华。 邦人故眼应回首,诗律传芳又一家。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东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好在东安解戍瓜”,诗人以一种亲切的口吻,表达了对东安的深深怀念。这里的“解戍瓜”可能指的是解除东安的戍守之苦,让诗人能够回到故乡,享受安宁的生活。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归怀珠璧慰生涯”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这里的“珠璧”可能指的是美好的事物,如财富、荣誉等,诗人希望回到故乡后,能够用这些美好的事物来安慰自己的生活。 “翰林词伯梦中草”和“粉署仙郎笔下花”两句,则是对自己才华的赞美和对未来的自信。诗人暗示自己曾在翰林院或政府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具有卓越的文学才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已问箫韶还政俗”和“未持旌节自光华”两句,则是对政治理想的表达。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传说中的箫韶一样,让政治回归正轨,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诗人也暗示自己虽然没有担任高官显职,但他的才华和品德已经足够光耀门楣。 最后,“邦人故眼应回首,诗律传芳又一家”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故乡人民的感激和对故乡文化的传承。诗人希望故乡的人民能够回顾自己的成就,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传承下去,成为故乡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和品德的自信和对故乡文化的传承责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