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李元叔》

北台御史共推贫,饥走三吴几阅春。
襦袴远闻歌政绩,江山应复助诗神。
乡尊耆旧多遗事,地有神山得近邻。
料得新篇满中箧,好分风月寄闲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御史在贫困中走过江南,为当地人民带来福祉,同时也创作出许多诗歌的故事。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御史的敬意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位御史的深厚友情和对当地风月的怀念。 首联“北台御史共推贫,饥走三吴几阅春。”描绘了御史的贫困和他在江南的流离失所。北台的御史是朝廷的重要官员,但这里却以“共推贫”来描绘他的困境,显示了他的清廉和公正。而“饥走三吴几阅春”则表达了他为了人民奔波在江南的艰辛。 颔联“襦袴远闻歌政绩,江山应复助诗神。”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政绩的歌颂,同时也暗示了他的诗歌创作将因他的政绩而更加出色。这里,“襦袴”象征着人民的富足,“歌政绩”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感激。而“江山应复助诗神”则描绘了自然景色对他的诗歌创作的支持。 颈联“乡尊耆旧多遗事,地有神山得近邻。”描述了当地人对他的尊敬和怀念,以及他在这里找到了新的邻居和故事。这里,“遗事”可能指的是他为当地人民带来的改变和他自己的故事。而“神山”可能指的是当地的风景名胜,这也可能是他诗歌灵感的源泉。 尾联“料得新篇满中箧,好分风月寄闲人。”表达了诗人对御史新诗的期待,以及愿意分享这些诗歌给闲人的愿望。“满中箧”暗示了御史诗歌的数量之多,“好分风月”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分享和传递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一位清廉公正、为民造福、才华横溢的御史的赞美和敬仰。诗中充满了对当地人民的感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寄李元叔》的创作背景与王洋的朋友李元叔有关**。从诗中可以知道,李元叔当时离开了作者,可能去了远方做官。王洋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可以查阅相关的史书或诗歌注解,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遗事 新篇 近邻
相关诗词
  • 1
    [隋]
    微雨散芳菲,中园照落晖。
    红树摇歌扇,绿珠飘舞衣。
    繁弦调对酒,杂引动思归。
    愁人当此夕,羞见落花飞。
  • 2
    [宋]
    汉代李元礼,江左管夷吾。
    英姿雅望,凛凛玉立冠中都。
    礧磈胸中千丈,不肯低回青禁,引去卧江湖。
    更学鸱夷子,一舸下东吴。
    送公别,杯酒尽,少踌躇。
    旧棠阴下,几人临路拥行车。
    归近云天尺五,梦想经纶贤业,谈笑取单于。
    为问苕溪水,留得此翁无。
  • 3
    [宋]
    旧闻诸李隐龙眠,伯时已老元中少。
    一行作吏各天涯,故人落落疏星晓。
    西山影裹识君面,碧照草江眸子瞭。
    向来问道渺多岐,只今领略归玄妙。
    老凤垂头噤不语,古木查牙噪春鸟。
    身在幕府心江湖,左胥右律但坐啸。
    第愁一叶钓渔舟,不容七尺堂堂表。
    我今归卧翠谷云,君应紫禁莺花绕。
    相思有梦到茅斋,细雨青灯坐林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