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檠灯火几经秋,古远人疏道不侔。 可惜诗书架三万,不如奴婢橘千头。 颜回赋禄唯箪食,林类当春亦破裘。 见说老人怀旧事,梦中吹笛更能不。 |
| 这首诗的主题是“古远人疏”,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过去的经历和现状,表达了对古老、疏远、不被人重视的群体的同情和关怀。 首联“短檠灯火几经秋,古远人疏道不侔。”描绘了诗人过去的艰辛生活。这里的“短檠灯火”指的是微弱的灯火,暗示了诗人生活条件的艰苦。而“几经秋”则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那些被社会忽视和遗忘的群体的同情。 颔联“可惜诗书架三万,不如奴婢橘千头。”诗人对过去的书香门第和诗书生活感到惋惜,因为这些知识分子在物质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地位和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评。 颈联“颜回赋禄唯箪食,林类当春亦破裘。”诗人以颜回和林类自比,表达了对贫穷和被忽视的生活的无奈。这里,诗人通过引用古代贤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见说老人怀旧事,梦中吹笛更能不。”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老人”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那些被忽视的群体,他们怀旧往事,期待未来能有改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过去和现状,表达了对古老、疏远、不被人重视的群体的同情和关怀。诗人的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