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菊二绝》
木犀满送第三香,交割秋光与后行。 细雨斜风篱下菊,安排青蕊做重阳。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木犀满送第三香,交割秋光与后行》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通过对木犀、菊花等秋日代表性事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首句“木犀满送第三香”中的“木犀”指的是桂花,而“第三香”则可能是指这是第三季的桂花香。这句诗以桂花的香气浓郁,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隐喻秋天是一个充满香气,富有活力的季节。
“交割秋光与后行”一句,诗人将秋天比喻为一段时光,而桂花香则是这段时光的收尾部分,随着秋天的结束,桂花香也渐渐淡去。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依依不舍之情。
“细雨斜风篱下菊”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细雨斜风中的菊花在篱笆下摇曳生姿,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
“安排青蕊做重阳”一句,诗人用“青蕊”代指菊花的花蕊,暗示菊花即将盛开,重阳节即将到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期待和准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诗人通过对桂花、菊花等秋日代表性事物的描绘,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的气息和情感。
|
创作背景
《奖菊二绝》是宋朝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组诗。洪咨夔是一位正直敢言的官员,他在官场中屡遭排挤,最终辞官归隐。这组诗是在他辞官后所写,表达了他对官场黑暗腐败的愤慨,以及对菊花高尚品质的赞美。
菊花在古诗中往往被赋予高尚的品德,象征着不屈不挠、清高脱俗的精神风貌。洪咨夔通过奖赏菊花,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道德底线的决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综上所述,《奖菊二绝》的创作背景是洪咨夔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感受和对菊花高尚品质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坚守道德底线、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相关诗词
-
菰叶离披藕叶欹,精神得似未秋时。
西风坐断群芳路,不属黄花更属谁。
-
凄切秋声虫络丝,入帘残月似蛾眉。
愁心不逐闲云散,长比寒沟月照时。
-
何处鸣蜩不可怜,霜闺摇落夜无眠。
题残纨扇光疑月,多少人间不共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