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得周诗云方为秘府书石渠二字作诗美之》

斡地排天力有馀,倚空金榜称华胥。
快兼长史三杯酒,优重中郎六体书。
字向云门增瑞彩,思从天陛听传胪。
集贤学士相惊顾,应道挥毫古不如。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书法艺术,通过描绘书法作品的壮丽和作者对书法的热爱,表达了诗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斡地排天力有馀,倚空金榜称华胥。”描绘了书法作品的力度和气势,如同能够拨动天地,排山倒海,又如同在虚无的空间中矗立,华美如梦。这种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书法作品力量的赞美。 “快兼长史三杯酒,优重中郎六体书。”这两句通过将书法与饮酒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书法的喜爱。其中,“快”和“优重”表达了作者对书法的强烈情感,而“三杯酒”和“六体书”则通过具体的数字,强调了书法的重要性。 “字向云门增瑞彩,思从天陛听传胪。”这两句描绘了书法作品的美感和影响力。其中,“云门”和“天陛”是象征高贵和权威的词语,而“增瑞彩”则表达了书法作品增添了吉祥的色彩。最后一句“思从天陛听传胪”则表达了作者对书法作品的敬仰之情,他希望能够从这些作品中听到皇帝的传胪声。 最后两句“集贤学士相惊顾,应道挥毫古不如。”描绘了作者与集贤学士的交流场景,他们互相惊奇地注视着对方,然后相视一笑,称赞古人的书法无法与眼前的书法作品相媲美。这表达了作者对书法的自信和自豪,同时也展示了他在书法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书法作品的壮丽和作者对书法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得周诗云方为秘府书石渠二字作诗美之》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神宗熙宁年间,王洋担任秘书省著作郎时,得到了周敦颐的一首诗,诗中有“方为秘府书石渠”的句子。王洋为了赞美周敦颐的才学和品行,特意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前两句“秘府多书籍,石渠未易窥”,表达了秘府中藏书丰富,而石渠却不易被人们所窥见的意思。后两句“君有古人癖,试求二万卷”,则是说周敦颐有着古人的癖好,愿意去寻求二万卷的书籍来阅读。整首诗通过对秘府、石渠和书籍的描绘,赞美了周敦颐的博学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诗词关键字: 长史 挥毫 金榜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故人笃久要。
    新知从暮室。
    崎岖枉道过。
    邂逅幽人出。
    心期不会面。
    怀之成首疾。
    向夕敞山扉。
    临窗玩余帙。
    蜘蛛正网户。
    落花纷入膝。
    浸淫水上风。
    蔽亏霞中日。
    良辰一携手。
    住坐无俦匹。
    刘侯务属书。
    江生勤下笔。
    朱君博辞理。
    去去追名实。
    是顾一参差。
    何能更蓬荜。
    吾人少拘碍。
    得性便游逸。
    方欲俟褰裳。
    相从欢道术。
  • 2
    [元]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
    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
    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 3
    [宋]
    二公高节厌喧卑,同寄萧宫共展眉。
    玉树冰壶齐品格,野云臯鹤本追随。
    泉流指下何人赏,岳峭毫端祇自知。
    绻恋贤侯美风教,故山归去尚迟迟。
    赠黄孙二处士:《茅亭客话》,黄处士延矩,字垂范,眉阳人也。
    少为僧,性僻而简,咸平中,知州凭公知节召孙知微画,俾处士弹琴。
    二公俱止僧舍,尝会愚茅葶,进士张及赠诗云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