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纯房见李叔颖郎中诗因思叔颖聊继其韵赠淳》
衲衣处处逐浮云,法乳何妨长子孙。 室有巾瓶留祖意,门无车马露苔痕。 名高楚泽多新侣,梦入苕溪有旧言。 谁与隐峰居士说,曾参一句是同门。 |
作品赏析
【原题】: 游纯房见李叔颖郎中诗因思叔颖聊继其韵赠淳化禅师
|
创作背景
《游纯房见李叔颖郎中诗因思叔颖聊继其韵赠淳》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徽宗政和、宣和年间(1111-1125年),当时王洋在朝中任职,与李叔颖、淳等文人交往密切。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王洋游览纯房时,看到李叔颖郎中的诗作,感慨万分,于是以诗赠淳,表达了对李叔颖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纯房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以及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共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诗歌的特点,如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对友情的真挚表达等。
相关诗词
-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
三旬一休沐,清景满林庐。
南郭群儒从,东床两客居。
烧烟浮雪野,麦陇润冰渠。
班白皆持酒,蓬茅尽有书。
终期买寒渚,同此利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