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富儿肥马跃雕鞍,同伴何由识木兰。 拄杖扶携元未老,交床随逐本无官。 三叉路口人心异,百尺楼头客眼寒。 黠鬼老狐足妖怪,架中閒摘旧书看。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富儿肥马跃雕鞍,同伴何由识木兰》以一种简洁明快的风格和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首句“富儿肥马跃雕鞍,同伴何由识木兰”描绘了一幅富家子弟骑着肥壮的马匹,佩戴着华丽的鞍具,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而“木兰”在此可能象征着作者自身,表达出自己与同伴们可能因为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难以被理解或认同。
“拄杖扶携元未老,交床随逐本无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和理想的坚持,即使年岁未老,也依然愿意独立行走,不依赖他人。随从朋友一起,也无需官职地位。
“三叉路口人心异,百尺楼头客眼寒”则描绘了社会复杂,人心难测的现实,如同在三叉路口,每个人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道路,反映出人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百尺高楼上,作者感到世事艰难,人心冷漠。
最后“黠鬼老狐足妖怪,架中閒摘旧书看”则表达了作者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洞察和理解,如同狡猾的老狐狸和妖怪一样,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人和事。而在书架中闲暇时摘取旧书阅读,也反映出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风格,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生活理想的坚持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洞察和理解。
|
创作背景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组诗作,创作于作者晚年。这组诗以自述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在病愈后的夏天所经历的种种琐事和心情变化。
首先,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组关于近况的诗歌。方回在诗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病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家人、朋友的互动。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和人际关系的特点。
其次,这组诗的创作背景是作者晚年。方回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民生疾苦的时代。他的诗歌中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他也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作品涉及山水田园、咏史抒怀等多个题材。
从艺术风格上看,《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方回运用平实的语言,直接描绘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种写作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感。
此外,这组诗还体现了方回对诗歌形式和技巧的探索。他在诗中尝试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设问等,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他还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使得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总之,《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是方回晚年创作的一组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诗歌。它们以自述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在病愈后的夏天所经历的种种琐事和心情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和人际关系的特点。同时,这组诗也体现了方回对诗歌形式和技巧的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