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昌言知宿州》
符离封城古云望,扼控东南地形壮。 飞流金粟走舟车,镇压奸雄宿兵仗。 昌言才思老台阁,声名远出风骚将。 倦直承明得守符,诏书遣临士民上。 万家裁制须得宜,譬若楩楠迎大匠。 京师从游日月久,送君酒酣益惆怅。 人生岂效鸡鹜群,意在糠粱取甘养。 边隅多故方急材,往往稠人拔公相。 吾侪有策空自奇,皎皎丹衰亦谁亮。 欲随戎马仅胜衣,强作文章还覆酱。 大都用置系於时,丈夫未死固难量。 觥巡卷到君勿辞,行看岸下船头放。 我今联束若愁鹰,注目青云思远飏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符离封城的赞美和感慨的诗。诗中描绘了符离封城的地形壮丽,扼控东南,飞流金粟,镇压奸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心。
首联“符离封城古云望,扼控东南地形壮”,诗人赞美符离封城的历史地位和地形壮丽,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敬意。颔联“飞流金粟走舟车,镇压奸雄宿兵仗”,诗人描绘了符离封城在交通和军事上的重要性,能够镇压奸雄,宿兵仗,保卫国家安全。
颈联“昌言才思老台阁,声名远出风骚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友人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才思老练,声名远扬,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贡献。
尾联“大都用置系於时,丈夫未死固难量”,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待,认为只要国家需要,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符离封城的赞美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对百姓的关心,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诗篇。
|
创作背景
《送石昌言知宿州》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蔡襄任宿州刺史期间,他的朋友石昌言被任命为宿州知州。蔡襄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首句“去年花里逢君别”,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石昌言在去年春天分别的情景。这里的“花”象征着美好的时光,而“逢君别”则暗示着离别的伤感。接下来的“今日花开又一年”,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再次相见时已是花开的季节。这里的“花开”象征着重逢的喜悦,也暗示着人生的美好时光。
第二句“世事茫茫难自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难以预料的感慨。这里的“世事茫茫”意味着人生的复杂多变,而“难自料”则表示人们很难预测未来的命运。接下来的“春愁黯黯独成眠”,描绘了诗人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却因为离别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忧愁,无法入睡。
第三句“身多疾病思田里”,表达了诗人因身体原因而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情。这里的“身多疾病”意味着诗人身体状况不佳,而“思田里”则表示他怀念家乡的田园生活。接下来的“邑有流亡愧俸钱”,揭示了诗人作为官员,面对百姓流离失所的现实,感到愧疚和无奈。
最后一句“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重逢的心情。这里的“闻道欲来相问讯”意味着诗人听说朋友即将来访,而“西楼望月几回圆”则描绘了诗人在西楼上眺望月亮的情景,暗示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如同明月般长久。
总的来说,《送石昌言知宿州》这首诗以离别为背景,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和官场的感慨。诗歌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蔡襄作为文学家的才情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
相关诗词
-
病起春城暮,行心暗结愁。
全吴无旧业,半世祇羁游。
岛雾沈晴树,汀烟入夜舟。
故人应老大,佐幕久淹流。
-
人生第一莫多情,眼看仙花结不成。
为报两京才子道,好将诗句哭温卿。
-
君不闻夷门老生破万卷,白首不入明光殿。
南阳屠沽提数兵,转盼挥戈下百城。
桃哀国士两丘土,邓霍元功千载名。
清朝明主重文事,七圣临轩亲赐制。
晖章坐阅董南书,卤簿导归燕许第。
武皇末年收官军,上意不喜谈空文。
江东诸儿始讲武,撚箭飒沓愁胡云。
宿州陈愚万人敌,阴山射雕回霹雳。
野战才空百将坛,名家世捧降王檄。
腥风西吹酒泉郡,胡沙犯月三重晕。
安得突出一骑杀万虏,生夺班超虎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