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天台王主簿约牖》
世道巘岖可厌寻,牖名以约孰知音。 数棂秋雨千年事,一剔寒篝万古心。 山入酒卮青耿耿,风摇槐影绿愔愔。 坎爻六四君休说,笑拍阑干月满襟。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世道巘岖可厌寻,牖名以约孰知音。数棂秋雨千年事,一剔寒篝万古心》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道艰辛的感叹,对历史长河的反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首联“世道巘岖可厌寻,牖名以约孰知音。”诗人直接点出世道的艰难,对于那些喜欢寻寻觅觅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令人厌烦的主题。然而,诗人却以“牖名以约孰知音”的反问,表达了他对这种世道艰辛的独特见解。他似乎在问:这样的世道,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呢?
颔联“数棂秋雨千年事,一剔寒篝万古心。”这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历史的长河、人生的苦难和历史的反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数棂秋雨千年事,暗示了历史的悠久和沧桑;一剔寒篝万古心,则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深深同情和对历史长河的反思。
颈联“山入酒卮青耿耿,风摇槐影绿愔愔。”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饮酒时看到的景色,山入酒卮青耿耿,以青色的山和绿色的槐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风摇槐影绿愔愔,则以风摇槐影的动态,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深沉。
尾联“坎爻六四君休说,笑拍阑干月满襟。”诗人以“坎爻六四”这一典故,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笑拍阑干,表示他对世道的无奈和苦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月满襟,则以满月象征圆满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道艰辛的感叹,对历史长河的反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它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苦笑,又有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和希望。这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宋伯仁的《寄题天台王主簿约牖》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宋伯仁在游历天台山时,被那里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第一句“一窗开处万重山”,描绘了作者从窗户向外望去,眼前展现出连绵起伏的群山。这里的“一窗”象征着人们的视野和心灵,而“万重山”则代表着广阔无垠的世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着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力。
接下来的两句“云深不知处,日出始知晴”,描述了云雾缭绕的山谷和阳光普照的早晨。这里的“云深不知处”意味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而“日出始知晴”则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最后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追求。
总的来说,《寄题天台王主簿约牖》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它鼓励人们要勇敢地面对未知世界,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并追求内心的满足和成长。
相关诗词
-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
夕映翠山深,余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
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
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
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