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圣泉》

源流出何山,涌涸兹有异。
湛然盈不泓,余波下金地。
清甘本无滓,渴饮得真味。
端能发茶色,博亦资农利。
矧兹民俗安,湓溢尤可憙。
满酌复携归,良追曲肱意。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源流出何山,涌涸兹有异”描绘了水流从山中涌出,而在此过程中,水流的变化也让人感到惊异。这里的“何山”可能是指诗人所处的地方的山脉,也可能是指水的源头所在的山。而“涌涸”则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变化,从涌出到干涸,再到现在的异样状态,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惊奇。 “湛然盈不泓,余波下金地”这句诗描绘了水的清澈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水盈满却不深,余波能到达金地,这种描述既体现了水的特性,也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 “清甘本无滓,渴饮得真味”这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水的喜爱,他认为水既清澈又甘甜,是真正的解渴之源。这种对水的真实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端能发茶色,博亦资农利”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水的重要性。水可以激发茶叶的颜色,也可以为农业带来利益。这体现了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满酌复携归,良追曲肱意”表达了诗人对简单、淳朴生活的向往。他喝了满满一杯水后,又将它带回家,这可能象征着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这里的“曲肱意”可能是指诗人对简单、淳朴生活的向往,也可能是指他对自然的亲近和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它提醒我们关注自然环境,珍惜水资源,并追求简单、淳朴的生活。
创作背景
《圣泉》是宋代书法家、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号东篱,福建福州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书法成就尤为突出,被誉为“书圣”。蔡襄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他曾因政治斗争被贬谪,但始终忠诚于国家和人民。 《圣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泉水为线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中写到:“石壁千仞挂飞泉,山花烂漫映朝霞。”这里的“石壁”和“飞泉”形象地表现了泉水从高山峭壁上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而“山花烂漫映朝霞”则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山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在这首诗中,蔡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蔡襄在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初心。 总的来说,《圣泉》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蔡襄作为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的独特才情。它不仅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也是了解蔡襄生平和思想的重要窗口。
诗词关键字: 茶色 余波 民俗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