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冲虚观》
真人玉骨轻,御气升瑶台。 俯首视下方,万落腥尘埃。 香火久寂寞,山川空徘徊。 旧树络青蔓,虚坛生紫苔。 宴坐白昼永,长吟清风来。 飞花乱棋子,游蜂依酒杯。 嘉月当醉饮,上客诚珍才。 神仙那可冀,金鼎何时开。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真人玉骨轻,御气升瑶台》是一首对神仙生活的描绘和向往。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神仙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境界。
首先,诗人通过“真人玉骨轻,御气升瑶台”描绘了神仙们身轻如玉、御气而行的特点。他们不受物质世界的束缚,能够自由地升腾到瑶台之上,这是一种超越凡尘、超越时空的境界。
接着,“俯首视下方,万落腥尘埃”展示了神仙们高远的视野和超脱世俗的眼光。他们俯视下方,看到的是尘世间的喧嚣和纷扰,而他们则已经超越了这些世俗的困扰。
“香火久寂寞,山川空徘徊”表达了神仙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对比。在世俗世界中,香火久已熄灭,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而在神仙世界中,山川依然存在,但它们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旧树络青蔓,虚坛生紫苔”描绘了神仙世界的荒凉和寂静。旧树缠绕着青藤,虚坛上长满了紫色的苔藓,这表明神仙世界已经失去了繁华和热闹。
“宴坐白昼永,长吟清风来”则表达了神仙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他们宴坐白昼,享受着清风的吹拂,这是他们与世无争、超脱尘世的象征。
最后,“飞花乱棋子,游蜂依酒杯”描绘了神仙们的生活情趣。他们下棋时落下的棋子像飞舞的花朵,饮酒时游蜂依附在酒杯旁,这表现出神仙们的生活充满诗意和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神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描绘的神仙世界虽然荒凉寂静,但充满了诗意和情趣,这也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世俗世界的无奈和感慨,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
创作背景
《游冲虚观》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冲虚观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道家思想的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普遍热爱文化,喜欢游山玩水,寻求心灵的慰藉。蔡襄本人也是一位才子,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游冲虚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赏析:
1. 诗歌结构:《游冲虚观》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四个字,共四句。这种形式简洁明快,便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2. 景物描绘:诗中描绘了冲虚观周围的山水景色,如“松风”、“石径”、“云霞”等,展现了一幅宁静、幽美的画卷。这些景物既具有自然美,又富有诗意,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
3. 情感表达:诗人在游览冲虚观的过程中,对自然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喜爱之情。他赞美道:“此景只应天上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由衷赞叹。同时,他还提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表示自己对道家哲学的敬仰和追求。
4.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松风”象征着高洁的品质,“石径”象征着坚定的信念等。这些手法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总之,《游冲虚观》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表达道家思想的优美诗篇。它展示了蔡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独特眼光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相关诗词
-
金阙寥阳护九重,洞云呼吸九霄通。
小臣近有祠官诏,欲问君王乞此宫。
-
钟静日已夕,尘缘谢驱役。
琪树鹤争定,山空万籁寂。
明月散庭除,寒光照床席。
花鸟魂梦间,相见曾相识。
五更仙鹿鸣,声近在篱隙。
晓来问童子,石径无行迹。
-
雄峰峻峙焕朱明,元圣清虚此耀真。
地静无心间日月,山高举首近星辰。
金坛露冷青鸾舞,丹灶风清白鹤驯。
时有仙人绿云上,九霄飘忽响韶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