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和老人雪晴》
云屏九折跨三休,公欲行春雪不愁。 逗暖流澌鸣暗谷,送晴倒景漾层楼。 似无似有草痕动,半落半开花气浮。 婆饼焦声林外起,便从野渡唤横舟。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感受的诗,通过对云屏桥、春雪、流水、花气和自然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云屏九折跨三休,公欲行春雪不愁”,通过云屏桥跨越三休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雪后初晴的喜悦。这一联通过视觉和空间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雪后初晴的喜悦。
颔联“逗暖流澌鸣暗谷,送晴倒景漾层楼”,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动态。暖流澌鸣,暗谷中的水流声清脆悦耳;晴天的倒影在层楼上荡漾,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一联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颈联“似无似有草痕动,半落半开花气浮”,通过似有似无的草动和半开半落的花香,展现了春天的自然变化和生命的节奏。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细微变化和生命的韵律。
尾联“婆饼焦声林外起,便从野渡唤横舟”,通过描述林外的婆饼焦声和唤横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一联通过听觉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为全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景色和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云屏桥、春雪、流水、花气和自然声音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美景的机会。
|
创作背景
《谨和老人雪晴》是宋代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洪咨夔在官场上担任了一些职务,但因为与权贵不合而多次被贬谪。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中第一句“天公剪水作花飞”,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场景,将雪花比喻为剪刀裁剪出的花朵,生动地展现了雪后的美景。第二句“寒色不遮城郭美”,则表现了雪后城市的美丽景色,即使寒冷的天气也无法掩盖城市的优美风光。第三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则描绘了夕阳斜照下的山峦,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最后一句“岁晚功名成底事”,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失望和无奈,认为这些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雪后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相关诗词
-
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尊前呵手镊霜须。
-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