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灵园书事》
上元天仗款琳房,灵圃遥传玉殿香。 要识年年桃李色,不关春力是恩光。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上元天仗款琳房,灵圃遥传玉殿香。要识年年桃李色,不关春力是恩光》是一首描绘上元节时天宫中仙境般的灵圃瑞气的诗。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上元天宫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敬畏之情。
首句“上元天仗款琳房”,诗人以天宫为背景,描绘了上元节时天官的仪仗队款款进入琳房的场景。这里的“天仗”指的是天宫中皇帝的仪仗队,“款”意为进入,“琳房”则是指仙境中的琼楼玉宇。这句诗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天宫的庄严和神圣。
“灵圃遥传玉殿香”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灵圃中的瑞气和香气。这里的“灵圃”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园林,诗人用“遥传”一词,表达了灵圃距离人间遥远,难以到达。而“玉殿香”则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美好景象,让人感受到仙境的宁静和祥和。
“要识年年桃李色,不关春力是恩光”,这两句诗的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诗人认为,每年桃李的花期盛开,并不是因为春天的力量,而是因为天地间的恩光所赐。这里的“恩光”指的是天地间的恩泽和神灵的恩赐。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天宫的仙境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然规律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感恩之情。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想象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创作背景
《泰灵园书事》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他曾任宰相,但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蔡襄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他的诗歌作品以咏史抒怀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泰灵园书事》描绘了蔡襄在泰灵园的书斋中度过的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中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倾听风雨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诗人通过“铁马冰河”这一意象,展现了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风雨、铁马等元素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蔡襄个人的精神品格,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心声。
总的来说,《泰灵园书事》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它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泰灵园的书斋中度过的一个宁静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心声。
相关诗词
-
楹外珍丛叨下泉,祥符天子泰灵仙。
忽逢野老临池水,自剪残花趁岁钱。
-
相逢多别酒,归路欲何之。
江水曹娥庙,湖山贺监祠。
乡愁兼雨重,旅望入秋悲。
倘忆江东侣,论文复几时。
-
魂黯雪山,泪零风野,转头三度清明。
感今怀旧,何事不伤情。
文史共、梁园书几,枭虑对、湓浦灯檠。
径行处,洞庭彭蠡,同载赴瑶京。
才名。
人尽羡,朝家大宋,陆氏难兄。
但驽骀小李,少后鹏程。
丹桂树、何论高下,紫荆花、早变枯荣。
微衷苦,乱峰如树,幽恨几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