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岁亦未春,骤暖似炮烙。 衣汗欲索扇,一变雪霰作。 头岑万钧重,喉棘痰屡壳。 旬日不能出,如虎坐受缚。 脱或死客中,何异纥干雀。 |
|
这首诗的标题是《献岁亦未春,骤暖似炮烙。 衣汗欲索扇,一变雪霰作》。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气候变化的诗。诗中描述了作者在骤暖骤冷的气候变化中,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首句“献岁亦未春,骤暖似炮烙。”描绘了诗人在新的一年开始时,气温突然升高,仿佛经历了一场炮烙般的酷热。这里的“献岁”指的是新的一年的开始,“骤暖”形象地描绘了气温的急剧变化,“炮烙”则是借用古代的酷刑来形容这种极端的气温。 “衣汗欲索扇,一变雪霰作。”描述了诗人想要用扇子来降温,但气温突然又变得像下雪一样寒冷。这里进一步强调了气温变化的剧烈程度,从酷热到严寒,让人难以适应。 “头岑万钧重,喉棘痰屡壳。”这两句通过形象地描绘头和喉咙的沉重感,进一步强调了气候变化对身体的影响。 “旬日不能出,如虎坐受缚。”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气温变化后的困境,连续几天都无法出门,就像是被困在陷阱中的老虎一样。 “脱或死客中,何异纥干雀。”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调侃,如果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死去,那就像纥干雀一样,被困在巢中无法逃脱。这里表达了诗人面对极端气候的无奈和自我调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无奈和自我调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