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虚堂永昼来风长,石枕竹簟寒生光。
文园肺渴厌烦热,更要夫君在侧傍。
作品赏析
这首诗《虚堂永昼来风长,石枕竹簟寒生光》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句“虚堂永昼来风长”,描绘了一个空旷的房间在漫长的白天里迎来了微风。这句诗通过“虚堂”和“永昼”这两个词,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而“风长”则描绘了风的持续和柔和,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石枕竹簟寒生光”则进一步描绘了房间内的物件,如石头制成的枕头,竹子编织的席子。这句诗通过“石枕”和“竹簟”的描述,暗示了清凉的感觉,而“寒生光”则描绘了这种清凉给物体带来的光泽。这种描绘让人感到房间内的舒适和宁静。 第三句“文园肺渴厌烦热”是诗人的内心感受,他因为热而感到烦躁,渴望得到一些清凉。这里的“文园”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化名,也可能是借用了历史人物司马相如的典故,他曾任过孝文园令,因此得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厌烦,以及对清凉的渴望。 最后一句“更要夫君在侧傍”是诗人的直接情感表达,他希望他的伴侣能在身边,给他带来安慰和清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伴侣的深深渴望,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爱情的珍视和依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珍视和依赖。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舒适、温馨的感觉,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漳州,当时蔡襄正在担任福建路转运使的职务。 在诗中,蔡襄描述了一位名叫宗要的僧人送给他一对纸扇,并在每把扇子上写下了一首诗。蔡襄对这位僧人的慷慨和才情表示赞赏,并称赞他的诗歌具有清新脱俗、自然流畅的特点。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宗要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蔡襄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和情谊,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艺术和人文精神的重视。
诗词关键字: 生光 夫君 厌烦
相关诗词
  • 1
    [明]
    一尊绿酒付何处,东风吹来客将去。
    不愁客路不逢春,何日重来共春住。
    去住相看且尽杯,春游从此判醒回。
    眼底酒人风雨散,明朝人日为谁来。
  • 2
    [唐]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 3
    [宋]
    秦川西去远,不意过漳川。
    归梦三千里,羁愁二十年。
    谋生空白发,行路若青天。
    馀事休相问,相留只醉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