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报莺花信,谁司铁炭权。 更经三度节,即满六旬年。 豪动书千纸,穷难致一钱。 不忧无穴葬,惟喜有诗传。 |
|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贫寒生活的无奈。 首句“重报莺花信,谁司铁炭权”,诗人通过借物喻人,表达了对那些只重表面、不重实质的人的讽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贫寒生活的无奈,就像铁炭权一样,虽然重要,但却难以得到。 “更经三度节,即满六旬年”,诗人通过描述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三度节过去,人生已过六旬年,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豪动书千纸,穷难致一钱”,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贫穷,表达了对社会的不公和无奈。尽管自己努力读书,但仍然无法摆脱贫困,表达了对知识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 “不忧无穴葬,惟喜有诗传”,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身后事,表达了对生命的豁达和对诗歌的热爱。尽管自己生前贫困,但并不担心死后没有地方埋葬,而是因为自己的诗歌能够流传下来而感到欣喜。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对贫寒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诗歌的热爱。诗人通过借物喻人、描述时间流逝、描述贫穷和身后事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