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杏园》
送客来仙馆,清幽处处寻。 春风行酒面,昼日到花心。 独厌归期促,难忘野意深。 归鞍更回顾,桧柏自阴森。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仙馆送客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美好时光的留恋。
首句“送客来仙馆,清幽处处寻”,诗人用“送客”作为引子,引出了仙馆的清幽环境。诗人四处寻找,表现出对仙馆的向往和好奇。
“春风行酒面,昼日到花心”,诗人继续描绘仙馆的景色,用“春风”和“昼日”这两个温暖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仙馆的宁静和美好。同时,“到花心”这个细节,也表现出诗人对仙馆中花朵的喜爱。
“独厌归期促,难忘野意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诗人感到归期逼近,感到孤独和失落,但他又无法忘记这里的自然美景和美好时光。
“归鞍更回顾,桧柏自阴森”,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回望和感慨。诗人骑着马离开,回头看去,只见桧柏在风中摇曳,显得阴森可人。这表现出诗人的依依不舍和对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仙馆环境的描绘和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无奈,使整首诗更加感人。
|
创作背景
《桃杏园》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桃花和杏花盛开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园中赏花时的心情。
创作背景:
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桃杏园》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园林或花园时所作,用以表达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
1. 诗中的意象:诗人通过描绘桃花和杏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桃花粉红,杏花洁白,这两种颜色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蝴蝶飞舞、蜜蜂采蜜等细节,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意象。
2. 诗中的情感: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愉悦的心情。他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意味着如果能一直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生活将会更加美好。此外,诗人还提到“何事秋风悲画扇”,暗示着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让人不禁感慨时光荏苒。
3. 诗中的意境: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桃花和杏花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意境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总之,《桃杏园》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相关诗词
-
青杏园林著酒香。
佳人初试薄罗裳。
柳丝无力燕飞忙。
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
为谁消瘦减容光。
-
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